實施規劃
翰林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三年發展規劃
一、總體目標
著眼于學校文化氛圍對全校師生的熏陶和感染,我們計劃通過三年的不懈努力,合力培育以人為本、和諧發展的理念文化,科學高效、民主決策的管理文化,團結合作、敬業愛崗的教師文化,自主發展、減負高效的課程文化,文明健康、嚴于自律的行為文化。
堅持“以誠樹人百年 以愛育人一生”為核心辦學理念,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為總體目標,以優化、美化、特色化學校文化環境為重點,以豐富多彩、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活動為載體,發揮學校文化在正確導向、鼓舞激勵、規范管理中的巨大作用。通過“誠愛文化”建設凸顯“誠行致遠 愛滿天下”的校訓,助推學校全面優質品質特質發展。堅持以主題活動為載體,培植學校教育的團隊文化、學習文化、教研文化;以校本教研為途徑,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,實現教師隊伍專業化;以素質教育為突破口,實現教育質量優質化;以班級文化、外部形象文化為切入點,建立學校文化顯性外形;培育優良的校風、教風、學風,形成學校濃厚的“誠愛文化”氛圍,通過“誠愛文化”建設活動,促進學校內涵發展,實現學校的騰飛。
二、實施原則
1、以人為本原則:高度重視人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的作用,重視師生積極性的充分發揮,把培育學校人文精神作為建設的主攻方向。
2、思想性原則:重視環境育人,把學校文化建設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。
3、整體規劃、分步實施、逐步完善原則:學校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,具有層次性、具體性、全面性等特點,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,要處理好先后關系,分步實施。
4、發展性原則:學校文化具有發展性、動態性等特點,要與時俱進,不斷創新,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,體現發展主題,培育時代精神。
5、四結合原則:堅持學校文化建設和環境建設相結合;堅持學校文化建設和學校管理相結合;堅持學校文化建設和學生養成教育相結合;堅持學校文化建設和學校特色相結合,做到因地制宜,展示學校獨特的校風和精神風貌。
三、建立誠愛文化建設機制
“沒有規矩,不成方圓?!毙@制度文化作為學校文化的內在機制,包括學校的傳統、儀式和規章制度,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,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。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規章制度、規范了師生的行為,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風、教風和學風,才能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并取得明顯成效。
1、制度建設
學校建立“校長—副校長—中層干部—年級組長—班主任”管理網絡,健全各層級管理制度,通過學習培訓,輿論宣傳,明確各層級的職責和任務,使其各盡其責,各司其職,高度認識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性,積極參與學校文化建設,踴躍為學校文化建設獻計獻策,并身體力行踐行學校文化,做有思想的管理者,做有理念的教育家,做有夢想的前行人。
(1)組織教職工分級分層學習學?,F有規章制度和學校文化理念,提高各項工作的規范化、科學化水平,嚴格執行考評制度;
(2)針對我?,F有存在的問題,開展民意調查,召開不同層面人員的座談會,進一步完善現有制度,統一教職工隊伍認識、加深彼此感情、減少制度執行時的阻力。
(3)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激勵機制,將教師自主發展的需求和學校整體發展的要求有機地結合起來,通過學期、學年考核評優評級的方法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,通過績效分配及獎勵的方法,鼓勵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成績、為校爭光的教職工。
2、教師隊伍建設
(1)構建教師終身學習體系,激發教師學習熱情,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。制定教師學習要求、學習計劃、學習目標,將其納入教師的業務考評和年度考核,采用相應的激勵方式,促進教師加強業務學習,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。
(2)抓好骨干教師培養和名師工程。制定骨干教師培訓計劃(骨干教師實行自己申報和學??荚u認定的辦法),出臺骨干教師工作職責和優惠政策,加強業務培訓,發揮示范作用;制定名師培養計劃,潛心打造名師,充分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。
四、科技和人文統一的空間文化潤澤師生
有位哲人曾說過:“對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,是他周圍的環境”。古人云: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?!痹趯W校文化建設中,精神文化是目的,物質文化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和載體,是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。校園物質文化,即學校文化環境的打造,屬于學校文化的硬件,是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。
目標:走進校園,目之所及,一觀一感,都能受到濃濃學校文化氣息的熏陶,讓人有深入探究學校文化內涵的欲望。
1、校園美化
(1)打造校園文化理念墻,營造學校濃厚的“誠愛文化”氛圍。
(2)在校門入口廣場處,打造“翰墨廣場”,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學藝術氛圍,打造“書香校園”。
(3)完善綠化帶,對各種樹木整枝造型,把校門口、所有花壇植上草皮,改變校園綠化單一的局面,力求一年四季校園景色各不相同,并在花壇中安置簡潔的文明用語警示牌。
(4)學生流動較大的位置設置激勵性的大號標語(如:以誠愛之心,育誠愛之人),增強育人內涵。
(5)抓好黑板報宣傳陣地,分班以競賽形式完成,年終進行評比表彰。
(6)校園圍墻內壁分專題繪制體育鍛煉標志和宣傳畫,營造健康向上氛圍。
(7)所有用房有標志牌,每層樓有“說普通話,寫規范字”、“保持安靜”等溫馨提示語,房內整潔規范。
2、功能室美化
(1)學校各類用房門窗,墻面無破損,無亂涂亂抹現象。
(2)各室用房有統一標識。
(3)各類專業用房布置有特色,形式多樣,內容豐富,富有教育性。有固定的室訓,有相適應的警句名言。
(4)各室物品擺放整齊,干凈衛生。有專人負責衛生。
(5)各室線路規范,燈具安裝整齊。
(6)各室規章制度張貼上墻。
3、教室美化
(1)每個教室設立獨特的“圖書角”,教室前黑板上方有國旗,國旗兩邊配上富有本班個性特色的班訓。
(2)《中(?。W生日常行為規范》、《中(?。W生守則》等張貼上墻。
(3)清理課桌,做到整齊劃一;閑置課桌搬至保管室備用;教室無雜物。
(4)教室前方黑板右側或左側墻壁統一規劃為“班務公開欄”,主要用于張貼課程表、作息時間表、班級公約及班內各項工作安排表等內容。
(5)教室兩側墻壁統一規劃為專欄,作為學習園地或評比欄,以促進班內學生間的競爭。
4、辦公室美化
(1)總課程表、作息時間表、教師職業道德規范、《文明辦公室公約》、值周教師制度等常規要求全部上墻。在規定位置張貼。
(2)辦公室墻壁上統一張貼“學高為師、身正為范”之類的激勵語,并根據辦公室重要性,貼校風、教風。
(3)安裝正冠鏡一面,以方便教師上課前可以直觀自己外在形象。
(4)適當位置安放時鐘一只。
(5)建立教師辦公室管理制度,指定專人管理并納入學期和年級組評比考核。
(6)適當位置可張貼國畫或書法一組,最好是師生自己的作品,以增強文化氣息。
五、深度拓展“誠愛文化”內涵
學校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、價值觀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,而這種影響往往是其他任何課程所無法比擬的。健康、向上、豐富的學校文化活動的開展,對于提高師生的人文道德素養,拓寬學生的視野,培養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。
1、教學活動
(1)舉辦“誠愛教育”教師論壇、青年教師說課競賽、課件評比、人人賽課、專題講座、學術報告等活動,豐富學校文化。
(2)定期開展送課下鄉或聯片教研活動。
(3)定期開展以“教師教學展示”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教學開放周活動。
(4)開展以愛為主題的演講比賽、歌詠比賽,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普通話水平和藝術修養。
(5)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,開放家長學校,開展學校、家庭、社區三結合教育活動。
(6)在學校校本課程初稿成形的基礎上,再邀請專家組審稿改稿定稿,形成“誠愛校本課程”。
(7)充分發揮學校大隊部的德育核心作用,建立誠愛德育網絡體系。建立“誠愛文化”評價體系(課堂評價,人才評價等),評選“誠實之星”、“博愛之星”、“誠信小標兵”、“愛心小標兵”等。
2、班級文化活動
(1)班主任是班級文化的指導員,負責全面指導建設本班文化。
(2)師生共同設計適合本班的班級規章制度、班訓、班名、班徽等。
(3)結合傳統節日或紀念日,堅持與時俱進開展主題教育班會。 (4)組織學生辦好班級黑板報和宣傳欄,利用教室各塊專欄開展班務工作。
(5)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。
(6)爭創文明班集體、養成教育示范班評比活動,樹立良好班風、學風。
(7)建好圖書角,認真開展讀書活動,努力提高班集體文化內涵。
(8)開展“讀名著、看名篇、背名詩、唱校歌”活動。
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,打造各具特色的“誠愛班級”文化,小組文化。根據時代精神與時代特點,結合鄰水本地的人文背景、我國的傳統節日、校園常規活動、校園特色節日等,開展形式新穎、內容充實、多彩新穎的活動,如讀書節、藝術節、故事節等活動,在活動中開闊學生視野,凈化學生心靈,陶冶學生情操,培養學生能力。
3、專題文化活動
(1)開展主題周活動,提高工作效率。如安全衛生周、閱讀周、文明禮貌周、推普周、音樂周、班務評比周等。
(2)認真開展法制教育活動,切實增強學生法制觀念。
(3)認真做好師生安全教育工作,確保師生平安無事。
(4)認真開展“愛心教育周、誠信教育周、感恩教育周”活動,強化學生思想教育。
(5)開展各種健康向上、生動活潑的體育節、科技節和文化節活動。
(6)開展創建“學習型校園”活動。
(7)創辦“誠愛教育”期刊,建設“誠愛教育”網站。
(8)撰寫“誠愛文化”論文、教育故事、教學案例等。
(9)進行“誠愛文化”經驗交流、舉辦“誠愛文化”講座報告。
樹立科研興校、科研強校意識,建立校級、年級組、教師個人及學生課題研究小組,結合校情、學情,開展文化建設課題研究,申報各級課題,形成課題研究成果。搞好德育班子建設,開展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,培養大隊委的工作能力,進行德育微課題研究,讓全體師生參加學校管理,形成人人是參與者、人人是管理者的良好局面。
(六)學校文化建設保障
1、思想統一,齊抓共管:學校把本實施方案納入學校議事日程,分工負責,相互協調,上下一心,齊抓共管。
2、機構健全,落實專人:成立學校文化建設活動領導委員會,領導、管理、協調學校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,下設理念及制度文化建設小領導小組、景觀文化建設領導小組、“誠愛課堂”及誠愛課程建設領導小組、誠愛德育及誠愛活動領導小組,分別負責各板塊的文化建設相關工作。
3、隊伍培訓,量化評比:學校教務處負責培訓班主任,班主任負責培訓骨干學生。學校將學校文化的各項建設工作量化,堅持一月一評比,一學期一匯總。
4、經費保障,加大投入:把學校文化建設經費納入學校預算,加大學校文化建設經費的投入,保障學校文化工作所需的設備、資料、耗材等,確保學校文化工作的順利實施。
學校文化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,面臨許多新的困難和挑戰,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。需要專家對教師的思想、觀念的更新,需要上級領導和各屆人士的理解、幫助和支持,需要全體教職工堅定信心,需要學生及家長的認真配合,學校積極邀請各級專家、領導及社會人士給予指導和幫助,尋求推進學校文化建設的最佳途徑和方法。